这是一份搭建属于你自己的个人网站的指南。如果你对于建立一个个人网站有兴趣,却不知道如何开展一系列的工作,那么请往下阅读。【建站指南】系列一共有三篇文章,其中,第一篇,也就是本篇,将介绍为什么要搭建一个个人网站、快速建站的常用方式及优劣对比。第二、三篇将分别展开介绍GitHub+Hexo的建站方式和WordPress建站方式。如果你已经有自己选定的建站方式,可以跳转另外两篇指南,获得一些实际操作上的指导。
一、为什么要搭建”个人“网站
如果你是为了经营公司、开展贸易等业务内容,当你的业务量到达一定范围,创建一个代表公司或是工作室的网站,能够帮助你更好地展现自己提供的服务,以及现如今取得的成果。同时,在搜索时代,你的网站也能够为你的公司、品牌带来更多的曝光,吸引潜在客户的注意力。毋庸置疑,当你有自己的业务需要经营时,一个属于你自己的网站能为你带来不少收益。
而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搭建一个个人网站,既能作为个人博客,记录、分享学习成果和随笔,又能够作为个人作品集展示渠道,作为一份线上简历,附在简历的最后,这样你就能够获得远超一张A4纸的篇幅、图文并茂、有交互性的自我介绍的机会,让招聘方更全面地了解你。又或者,你只是想在这篇互联网上给自己划一小块自留地,这也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二、搭建个人网站的常用方法
本系列介绍的建站方法,是一些常用、快速的建站方式,更适合功能相对通用的网站,例如个人博客、外贸建站等,通过一些模板和组件即可实现我们想要的效果。不同于我们平常使用的一些大型商用网站,由于功能复杂、定制化要求高、访问量巨大,这些网站的建立与部署都会采用符合其生产规格的方式进行,网站的开发与维护工作也是交由一大批产品经理、程序员和测试来完成。它们不属于我们讨论的范畴。如果你想要一个这样的网站,那最好的方式还是组建一个开发团队。
博客网站
如果你只是想要拥有一个个人博客,所有的需求都只是发布一些图文内容,对个性化的排版也没什么要求,那么直接在一些博客网站(例如博客园、简书)上注册一个账号来发布内容是最简单便捷的方式。而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内容定制能力更强,或许你想在某个地方加入广告与打赏,或是增加购物功能,那么你更需要亲手搭建一个个人网站。
WordPress / Blogger 等建站工具
当前的建站工具,如 WordPress、Blogger 等,使用非常广泛,提供了大量的可用组件,如目录、音乐播放器、幻灯片、时间轴等等等等,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免费组件和主题可供使用。而 WordPress(后简称WP)也有两种建站方式,其中一种是 WordPress.com,另一种则是 WordPress.org。简单理解,WordPress.com 提供的是托管服务,你将自己的网站托管在WP的服务器上,它会为你提供一站式的服务。一站式的服务非常便利,包括服务器、域名等等,还会有售后客服跟进你遇到的问题,但如果后期你要转移自己的域名,那么在搜索引擎上的权重也将无法带走。而 WordPress.org 则需要你自己准备服务器和域名,在自己的服务器上安装WP,搭建自己的网站。具体的区别将会在后文详述。无一例外,使用这种方式每年都会有一笔开销,一般是在千元以内。
GitHub + Hexo
如果你只是想要一个定制化的博客、图文展示面板,不想为此付出额外的金钱,那么可以白嫖 GitHub(国内想要更方便的话,也可以使用Gitee)的服务器,使用 GitHub + Hexo 就能够搭建一个简洁的博客。其中 GitHub 提供了云服务,让你免于租服务器的开销与部署的繁琐,Hexo 则是一款简洁高效的博客搭建框架,只要稍加熟悉,几条指令就能帮助你完成从文本到 html 的生成工作。参考下方网站,这就是一个使用 GitHub + Hexo 搭建的个人博客。

三、建站方式对比与推荐
对比
开销 | 便捷程度 | 定制化程度 | 适合场景 | |
---|---|---|---|---|
WordPress.com | 一站式托管费用 、域名费用。一般都是按年费记。费用会根据你需要的服务器性能、域名价值浮动。WP内还有付费主题和组件,如使用这些内容会产生一些额外费用。 | 相对便捷,WP的客服会为你提供指导。 | 高 | 各种场景 |
WordPress.org | 单纯使用WP没有额外的开销,因为你的服务器和域名需要自己另外去找云服务厂家购买,其实就是把钱花给了云服务商。WP内还有付费主题和组件,如使用这些内容会产生一些额外费用。 | 需要自己提供服务器、域名,完成一系列的部署工作,比起来相对麻烦。 | 高 | 各种场景 |
GitHub + Hexo | 无额外费用。 | 便捷。不用提供服务器和域名,只需要有Git账号和环境,安装Hexo必须的Node.js等(相信我,这比起前两个来已经不算是麻烦了)。 | 只适用于博客等静态网页,且无法选择自己喜欢的域名。一个GitHub账号只能创建一个网站。 | 个人博客、设计集等的展示 |
总结
费用
GitHub + Hexo < WordPress.org < WordPress.com
便捷程度
GitHub + Hexo < WordPress.com < WordPress.org
定制化程度
GitHub + Hexo < WordPress.org = WordPress.com
但是GitHub + Hexo的方式,不能使用自己挑选的域名,一个账号也只能创建一个网站,这两个弊端还是比较明显的。
在开始前还有一些注意事项
关于服务器
如果你对于什么是服务器没有概念,不必担心,那些复杂的概念不重要,它就是一台机器。你只需要把它当作一个用来存储、计算你的网站的东西即可。它和你的PC差不多,只不过对于个人网站而言,它通常是一个”云服务器“,不像你手边的笔记本电脑或者台式机那样操作便捷,你大概率需要通过一些指令或者宝塔面板来帮助你对这台机器进行操作。
为什么使用云服务器
或许你会问,我是不是可以使用自己的电脑作为服务器,用来部署和发布的我的网站呢?答案是可以的,你可以自己准备物理机,在上面部署。但是通常情况下,我还是推荐你使用云服务器,它有许多出众的优点:
- 便于使用。注意,这个便于使用,指的是能让你几分钟内就完成配置,而无需自己安装服务器、维护物理机等
- 全球化。租赁云服务器时,你可以选择地区,比如大陆或是港澳、海外,如果你要开展外贸,或是主要的访问对象都在海外,那么云服务器是你的首选。
- 成本低。云服务器遵循现收现付的定价模式。相较于自己拥有一台物理机,并坚持维护它,保持机房的干燥和温度适中,云服务器只有支付给云服务商的租赁费用。你不需要自己购买机器,当你不想继续时,取消续费即可,这对于临时或不常用的需求来说非常划算。当然,如果你下定决心,要长期运行这个网站,那么可以计算一下,你所需求的配置的云服务,相较于自己购买物理机并维护,多少年才会成本持平。
如何挑选云服务器
只是想要搭建一个自己的网站,我们并不需要成为云服务器专家。但是你还是得知道,究竟什么配置、什么类型的服务器是我需要的。这就像挑选电脑一样,你不必成为硬件发烧友,但是如果希望少花点冤枉钱,你还是得了解一下那些参数的含义、配件的作用,或者至少至少,要能对照着找到适合自己的云服务器。下面是一个关于选择合适的云服务器的文章,如果读到这里,你已经失去耐心,那也没关系。直接找一家靠谱的云服务商,理清楚自己的需求,咨询他的售前客服即可😎
云服务商与配置选择
简而言之,1核1GB 1M的入门型适用于个人网站初始阶段,如果是视频,下载等为主的网站,可能几百个人同时在线就需要占用10M以上的带宽。在操作系统的选择上,我推荐使用Linux的系统,但其实现在的厂商,大多都提供了各种操作系统的镜像。不过,Windows系统所需要占据的存储空间会更大,Linux系统会更精简,对PHP程序也更友好(使用WordPress 就会用到PHP)。
国内靠谱的云服务商有阿里云、腾讯云。国外也有一些很大的云服务商,比如亚马逊、微软云等,但是国外的服务器通常更贵,售前售后服务不如国内的方便,可选择的地区也有限制。一般情况下,阿里云、腾讯云二选一即可。
地区选择
租赁了云服务器以后,还需要选择地区,按照现行法规,大陆的服务器都是需要备案的,否则你的网站只能通过IP地址访问,无法使用域名解析。备案的流程冗长繁琐,但是如果后续你要接入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接口(这里指的是接入接口,不是指放一张你的收款码),那么备案是必不可少的。而将地区选择在港澳或者海外,另外配置一些用于中国境内的安全加速服务,即CDN,即可实现海内外的高速访问。
关于域名
域名好比网站的门牌号,虽然更换域名并不麻烦,但是考虑到品牌效应、商业影响等,还是建议一开始就挑选一个合适的域名。
我们通常可以将域名分为 前缀 和 后缀,例如baidu.com,”baidu“ 就是前缀,”com”就是后缀。前缀是你需要构思的部分。后缀也非常重要,例如一些奇怪的后缀 “xyz”等,看起来就不太正经,也会影响访客对你的网站的印象。通常,没有特殊需求的话,”com“就是一个很通用的、广为人知的后缀名。
在选定了前后缀以后,可以去域名注册商(阿里云、腾讯云等,或者其他的注册商)那儿去检查是否已被使用。推荐直接在你租赁云服务器的服务商那儿注册域名,方便后续的一系列管理操作。
最后的最后
能够读到这里你已经成功了一半。最后的最后,还需要提醒你,如果你是个零基础小白,不要害怕看见代码和一些指令相关的操作,大多数时候你只需要复制粘贴一些指令,然后等待它执行完毕即可。
- 本文作者: Berry
- 本文链接: https://wuxinberry.github.io/2024/12/21/建站指南1/
-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MIT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